??? 亞低溫治療是ICU危重病治療中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將低溫分為輕度低溫33~35℃、中度低溫28~32℃、深度低溫17~27℃、超深低溫16℃以下。臨床上通常使用的亞低溫治療的溫度為32~35℃。
【發(fā)展過程】
低溫療法是一種以物理方法將患者的體溫降低到預期水平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方法。80年代中后期,研究發(fā)現(xiàn)腦溫下降2~3℃(亞低溫)對缺血性腦損傷也有保護作用,且無深低溫所致的各種并發(fā)癥。90年代以來,有研究證明,亞低溫能顯著降低重型顱腦傷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顱腦外傷患者神經功能預后。
【治療機制】
降低腦組織耗氧量,減少氧自由基的生成;保護血—腦屏障,減輕腦細胞水腫,降低顱內壓;抑制內源性毒性產物對腦細胞的損害作用;減少腦梗死的面積,減輕彌漫性軸索損傷。
【適應癥及禁忌癥】
1、適應癥:重型和特重型顱腦損傷;難以控制的顱內高壓;中樞性高熱;心肺復蘇后腦保護;腦梗塞、腦出血;圍產期窒息。
2、禁忌癥:失血性休克;患有嚴重心肺疾患。?
【注意事項】
亞低溫療程應根據(jù)病情決定,對嚴重腦水腫和重度顱內高壓患者,時間要長;而對于腦水腫和顱內高壓輕的患者,療程要相對短。應用時需注意:全身降溫和局部降溫結合,如冰毯可聯(lián)合冰帽或血液凈化治療;中心體溫應降至32~35℃,根據(jù)病情需要維持2~14d;使用藥物防治寒顫?;對于使用肌肉松弛和鎮(zhèn)靜藥物的患者,使用呼吸機,防治呼吸麻痹。